中药
卫消网:幼油草
2018-09-17  浏览:96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幼油草-【中药】:幼油草,咳嗽,高墩草 -雌花,雄花,叶腋,花萼,卵形,基部,山药,突起,浙江,长江流域,匍匐茎,雌雄同株,音名,雌蕊,柔毛,裂片,枝梢,生境,单性,雄蕊,荨麻,苍术,分布,角形,柱头,细弱,楔形,阴湿,分枝

【出处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【拼音名】Yòu Yóu Cǎo

【别名】高墩草(《笺卉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荨麻科植物花点草的全草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小草本,高10~20厘米。基部分枝,具匍匐茎,茎细弱,稍透明状,被有上向的毛。叶互生;菱状卵形或稍三角形,长和宽几相等,约1~2厘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具钝圆锯齿,上面疏生长毛和点状突起,下面疏生短柔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花紫色;雄花序出于枝梢叶腋,具细长梗;雌花序出于上部叶腋;雄花花萼5裂,雄蕊同数;雌花花萼4裂,裂片有长白毛,雌蕊1,柱头呈毛笔状。瘦果卵形,有点状突起。花期4月。果期5~6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麓阴湿处。分布长江流域中、下游及台湾等地。

【功能主治】《浙江天日山药植志》:治咳嗽痰血兼有潮热,全草一至二两,加苍术三至四钱,水煎,每日早晚饭前加冰糖或白糖分服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