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尖刀苦马菜
2018-09-16  浏览:89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尖刀苦马菜-【中药】:尖刀苦马菜,风热感冒,毒蛇咬伤,剪刀草,野莴苣菜 -基部,直根,条状,音名,条形,分布,头状花序,叶腋,灌丛,生境,菊科,长出,拉丁,叶柄,无毛,蛇毒,植物,风热,红褐色,分枝,莴苣,咬伤,锯齿,尖刀,贵州

【拼音名】Jiān Dāo Kǔ Mǎ Cài

【别名】剪刀草、野莴苣菜、大刀苦马菜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滇苦菜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cris diuaricata Vaniot

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滇苦菜 多年生草本,高15-40cm。具直根。茎数条,从基部叶腋长出,每条茎又再从中上部分枝,中下部被有顶端二歧钩状硬毛,上部几无毛或无毛。叶集生基部,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,边缘具波状齿,两面被短硬毛;茎生叶少,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有锯齿或全缘;上部叶渐缩小,条形,被睫毛及短硬毛;无柄。每枝顶具头状花序1-2个;总苞筒状钟形,总苞片外层短,条形,内层条状披针形,背面被短硬毛;小花全为舌状,黄色,先端具5齿。瘦果近镰关,红褐色,长约4mm,具纵沟及横皱纹;冠毛羽毛状,白色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及灌丛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味微苦;性凉

【功能主治】散风热;解蛇毒。主治风热感冒;毒蛇咬伤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