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羊耳菊
2018-09-16  浏览:265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羊耳菊-【中药】:羊耳菊,风寒感冒,咳嗽,神经性头痛,胃痛,风湿腰腿痛 -牛耳,音名,菊科,背风,柴胡,白芷,肿痛,白带,白面,月经不调,天鹅绒,消肿,风寒,湖南,福建,胃痛,止痛,广东,别名,冲天,用量,摘录,洗净,咳嗽,汇编,用法,风湿,舌头

【拼音名】Yánɡ ěr Jú

【别名】白牛胆、大力王、毛柴胡[湖南]、叶下白、山白芷[广东、福建]、冲天白、小茅香、大茅香、牛耳风、羊耳风、白面风、白背风、绵毛旋覆花、天鹅绒、毛舌头、毛山肖

【来源】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DC.,以根或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割全草,春、秋挖根,洗净鲜用或晒干。

【性味】辛、微苦,温。

【功能主治】散寒解表,祛风消肿,行气止痛。用于风寒感冒,咳嗽,神经性头痛,胃痛,风湿腰腿痛,跌打肿痛,月经不调,白带,血吸虫病。

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