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羊耳蒜
2018-09-16  浏览:130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羊耳蒜-【中药】:羊耳蒜,活血调经,止血,止痛,强心,珍珠七,鸡心七 -林下,崩漏,卵形,穗状花序,音名,蒴果,陕西,腹痛,产后,生境,块茎,分布,兰科,花茎,花被,子房,强心,鸡心,调经,包被,蒜头,白带,淡紫色,球形,活血,等地,止血,黄酒

【出处】《陕西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Yánɡ ěr Suàn

【别名】珍珠七、鸡心七

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羊耳蒜的带根全草。夏、秋采挖,洗净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,全株无毛。块茎扁球形,为残叶包被,如蒜头状。叶2枚,有柄,椭圆形残宽卵形,长5~10厘米,宽2.5~6厘米,叶基下延成鞘,抱茎。花茎高达20厘米;穗状花序具花数朵;花淡紫色,唇瓣较宽大,广卵形或近椭圆形,长8~13毫米,不分裂,其余花被片均较狭窄;子房稍扭转。蒴果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林下或林间草地。分布陕西及东北等地。

【性味】涩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活血调经,止血,止痛,强心,镇静。治崩漏,白带,产后腹痛,外伤急救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崩漏:羊耳蒜三钱。水煎服。

②治产后腹痛:羊耳蒜三钱,桃奴三钱。水煎加黄酒服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