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岩节连
2018-09-16  浏览:146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岩节连-【中药】:岩节连,红肿疮毒,消肿,散毒 -音名,毛茛,花梗,复叶,生境,贵州,须根,花茎,分布,线状,细弱,基部,患处,根茎,消肿,锯齿,广西,等地,江西,花冠,草本,广东,叶片,红肿,浙江,草药,用量,褐色,摘录

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Yán Jié Lián

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蕨叶人字果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茎褐色,有多数须根。叶基生,鸟趾状三出复叶,有长柄,柄基部扩大成鞘状;叶片卵圆形,边缘有缺刻状钝锯齿,齿端二浅裂。花茎细弱,顶端抽出2~3条小花梗,花冠白色。蓇葖果线状椭圆形,2枚,近水平开展,上方开裂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箐林岩缝。分布广西、广东、贵州、江西及浙江等地。

【性味】性寒,味辛微苦。

【功能主治】消肿,散毒。治红肿疮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