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鸭肪
2018-09-15  浏览:105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鸭肪-【中药】:鸭肪,风虚寒热,水肿,鹜肪 -音名,瘰疬,脂膏,巴豆,无毒,脂肪,形态,动物,寒热,鸭肉,阴凉,贮存,蚯蚓,水肿,主治,别名,摘录,辞典,三味,功能主治,出处,食治

【出处】《别录》

【拼音名】Yā Fánɡ

【别名】鹜肪(《别录》)

【来源】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脂肪油。取鸭脂肪,熬熟去渣,贮存罐内,放置阴凉处。

【原形态】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。

【性味】

甘,平。

①《别录》:味甘,无毒。

②《千金·食治》:味甘,平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《别录》:主治风(风一作气)虚寒热,水肿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瘰疬汁出不止:鸭脂调半夏末敷之。(《永类钤方》)

②治蚯蚓瘘:鸭脂三两,胡粉二两,巴豆(去壳,细研,去油尽)半两。上三味,先镕脂,入二味末调如膏。每日三、五度,涂疮上。(《圣济总录》鸭脂膏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