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郁金
2018-09-15  浏览:203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郁金-【中药】:郁金,经闭痛经,胸腹胀痛,刺痛,热病神昏,癫痫发狂 -郁金,木质部,细胞,导管,直径,韧皮部,皮层,干燥,圆形,莪术,薄壁,皱纹,断面,性状,增厚,表面,色素,洗净,棕色,音名,排列,纺锤形,块根,皱缩,棕黄,棕红,纤维,细胞壁

【拼音名】Yù Jīn

【英文名】RADIX CURCUMAE

【别名】玉金、白丝郁金

【来源】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. H. Chen et C. Ling、姜黄Curcuma longa L.、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. G. Lee et C. F. 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.的干燥块根。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,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。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,除去泥沙及细根,蒸或煮至透心,干燥。

【性状】

温郁金:呈长圆形或卵圆形,稍扁,有的微弯曲,两端渐尖。长3.5~7cm,直径1.2~2.5cm。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,具不规则的纵皱纹,纵纹隆起处色较浅。质坚实,断面灰棕色,角质样;内皮层环明显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
黄丝郁金:呈纺锤形,有的一端细长,长2.5~4.5cm,直径1~1.5cm。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,具细皱纹,断面橙黄色,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。气芳香,味辛辣。

桂郁金:呈长圆锥形或长圆形,长2~6.5cm,直径1~1.8cm。表面具疏浅纵纹或较粗糙网状皱纹。气微,味微辛苦。

绿丝郁金:呈长椭圆形,较粗壮,长1.5~3.5cm,直径1~1.2cm。气微,味淡。

【鉴别】

本品横切面:温郁金 表皮细胞有时残存,外壁稍厚。根被狭窄,为4~8 列细胞,壁薄,略呈波状,排列整齐;皮层宽约为根直径的 1/2,油细胞难察见,内皮层明显。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~55个,间隔排列,木质部束导管2~4个,并有微木化的木纤维,导管多角形,壁薄,直径20~90μm。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均糊化。

黄丝郁金 根被最内层细胞壁增厚,有时木质部导管与纤维连接成环。油细胞众多。薄壁组织中随处散有色素细胞。

桂郁金 根被细胞偶有增厚,根被内方有1~2列厚壁细胞,成环,层纹明显。导管类圆形,直径可达 160μm。

绿丝郁金 根被细胞无增厚 。中柱外侧的皮层处常有色素细胞,韧皮部皱缩,木质部束较多,64~72个,导管扁平。

【炮制】洗净,润透,切薄片,干燥;或洗净,干燥,打碎。

【性味】辛、苦,寒。

【归经】归肝、心、肺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行气化瘀,清心解郁,利胆退黄。用于经闭痛经,胸腹胀痛、刺痛,热病神昏,癫痫发狂,黄疸尿赤。

【用法用量】3~9g。

【贮藏】置干燥处,防蛀。

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