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鸭脚罗伞
2018-09-15  浏览:79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鸭脚罗伞-【中药】:鸭脚罗伞,风湿痹痛,腰肌劳损,脘腹痛,跌打肿痛,空壳桐,有勒鸭脚 -绒毛,花序,柱状,花柱,树皮,叶柄,脱落,分布,西南地区,无毛,用量,圆形,直径,长约,音名,花梗,复叶,生境,雄蕊,花盘,拉丁,边缘,植物,子房,紫黑色,腰肌劳损,基部,楔形

【拼音名】Yā Jiǎo Luó Sǎn

【别名】空壳桐、有勒鸭脚、刺鸭脚木、七加皮、掌叶木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罗伞的根、树皮或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assaiopsis glomerulata(Bl.)Regel[Ar-alia glomerulata Bl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秋、冬季剥取树皮或挖出根部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叶全年均可采,多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灌木或乔木,高3-20cm。树皮灰棕色,小枝具皮刺,幼枝密被红锈色绒毛。掌状复叶;叶柄长至70m,无毛或上端残留有红锈色绒毛;小叶5-9,小叶柄长2-9cm;小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至宽披针形,或卵状长椭圆形,长15-35cm,宽6-15cm,先端渐尖,基部通常楔形至圆形,幼时两面均疏生红锈色星状绒毛,不久毛脱落变几无毛;边缘全缘或疏生细锯齿;侧脉7-9对,明显,网脉不甚明显。伞形花序聚生在茎顶,组成下垂的大型圆锥花序,长达40cm,或更长,主轴及分枝有红锈色绒毛,后毛渐脱落;伞形花序直径2-3cm,有花20-40朵;总花梗长2-5cm,花后延长;萼简短,长约1mm,有红锈色绒毛,边缘有5个尖齿;花瓣5,白色,长圆形,初被红锈色绒毛,后毛脱落变无毛;雄蕊5,长约2mm;子房2室,花盘隆起,半下位,花柱合生成柱状。浆果阔扁球形或半球形,直径7-9mm,熟时紫黑色,宿存花柱长1-2mm,果梗长1.2-1.5cm。花期6-8月,果期翌年1-2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400m的森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地区。

【性味】味精微辛;苦;性平
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除湿;散瘀止痛。主治感冒发热;咳嗽;风湿痹痛;腰肌劳损;脘腹痛;跌打肿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用量加倍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;或鲜品捣烂,酒炒热敷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