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接骨木根
2018-09-15  浏览:256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接骨木根-【中药】:接骨木根,水肿,热痢,黄疸,跌打损伤,烫伤 -接骨木,草药,接骨,黄疸,拾遗,水肿,适量,音名,火伤,跌打损伤,无毒,忍冬,植物,五两,炒热,菜油,铁骨,患处,伤处,风湿性关节炎,分类,栀子,夹板,木棍,复位,香油,陕西

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Jiē Gǔ Mù Gēn

【来源】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。9~10月采挖。洗净,晒干。

【性味】
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甘,平,无毒。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味苦,性平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治风湿疼痛,痰饮,水肿,热痢,黄疸,跌打损伤,烫伤。

①《本草拾遗》:根皮主痰饮,下水肿及痰疟,煮汁服之,当利下及吐,不可多服。

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一切跌打损伤。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能接骨逗榫。治跌打损伤、热痢及黄疸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熬汤,鲜者1~2两;研末为丸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痛:接骨木根三至四两,鲜豆腐四至五两。酌加开水或红酒炖撮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②治脚肿:铁骨散根(接骨木根),同甘草煎水洗。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

③治筋骨折伤:鲜接骨木根皮(或鲜叶)二至五两,黄栀子一两,共捣烂,黄酒适量,炒热,按伤处大小摊药于布上,骨折复位后即以上药敷患处,夹板固定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④治汤火伤:接骨木棍皮及叶适量,研粉,以菜油或香油调敷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