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菊苣
2018-09-15  浏览:165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菊苣-【中药】:菊苣,湿热黄疸,胃痛食少,水肿尿少 -头状花序,维吾尔族,灰绿色,腺毛,音名,圆筒状,菊科,卵形,杂质,长圆,品系,黄褐色,圆柱形,黄疸,消食,健胃,药典,断面,消肿,利尿,性状,鳞片,湿热,外层,贮藏,阴凉,胃痛,炮制,水肿,叶片

【拼音名】Jú Jù

【英文名】HERBA CICHORII

【来源】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。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.et Hout及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.的地上部分。秋季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【性状】

毛菊苣:全体被硬毛。茎呈圆柱形,稍弯曲,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,具纵棱;断面黄白色,中空。叶多破碎,灰绿色,茎中部的完整叶片呈大头羽裂。头状花序5~13个成短总状排列。总苞圆筒状,直径5~6mm;苞片2层,外层稍短或近等长,有腺毛;舌状花蓝色。瘦果倒卵形,有棱,顶端截形,被鳞片状冠毛,长1~2mm,黄褐色或棕褐色。气微,味咸、微苦。

菊苣:茎近光滑。茎生叶少或退化,长圆状披针形。头状花序少数,簇生;苞片2层,外短内长,无毛。

【炮制】除去杂质,切段。

【性味】微苦、咸,凉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肝利胆,健胃消食,利尿消肿。用于湿热黄疸,胃痛食少,水肿尿少。

【用法用量】9~18g。

【贮藏】置阴凉干燥处。

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