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行夜
2018-09-14  浏览:23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行夜-【中药】:行夜,负盘,屁盘,夜行,屁盘虫,放屁虫 -蜚蠊,棕黑,黄斑,黄色,黑色,棕色,胸腹,前胸,腹痛,分布,触角,鞘翅,夜行,头部,秋季,音名,捕捉,腹面,斑蝥,复眼,后缘,生境,棕黄,棕红,拉丁,角形

【出处】
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1.《本草拾遗》:屁盘虫有短翅,飞不远,好夜中出行,触之气出也。

2.《纲目》:负盘有三,行夜、蜚蠊。行夜与蜚蠊形状相类,但以有廉姜气味者为蜚蠊,触之气出者为屁盘作分别尔。

【拼音名】Xínɡ Yè

【英文名】Night worm

【别名】负盘、屁盘、夜行、屁盘虫、放屁虫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步行虫科动物虎斑步(虫甲)的全虫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eropsophus jessoensis(Moraw).

采收和储藏:春季至秋季捕捉,捕捉时带手套,捉后置沸水中烫死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虎斑步(虫甲),形似斑蝥。体长14-22mm,宽5-8mm。头部黄色,向前突出。触角棕色,头部中央有一块似三角形的黑斑。复眼黑色,卵形突起。头上散生白色短毛。触角鞭状。前胸背板棕黄色,其前缘、后缘及中央黑色。鞘翅黑色,小盾片棕黑色,两鞘翅的肩胛区各有一块黄斑,鞘翅中部也各有一块较大的黄斑。每个鞘翅各有7条几乎平行纵走的脊。足黄色,胫节及跗节棕色。腿节上有较细的黄色毛,胫节密生棕色大毛,跗节丛生棕红色钉状粗毛,后足胫节末端有两个棕黑色的粗大的刺。前胸及后胸腹板黄色,中胸腹板黑色,腹部腹面黑色,可见7个腹节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活于潮湿处、田间及石下等处。夏、秋季 夜晚在地面疾走,遇敌时放出黄色臭气自卫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味】味辛;性温

【归经】肝经

【功能主治】活血化瘀;温经止痛。主寒瘀经闭;痛经;产后瘀滞腹痛;症瘕积聚;跌打瘀痛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研末,3-5g。

【各家论述】《别录》:疗腹痛,寒热,利血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