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榆蘑
2018-09-14  浏览:137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榆蘑-【中药】:榆蘑,虚弱萎症 -音名,焙干,阔叶树,生境,吉林,黄酒,实体,白色,光滑,基部,分布,黄色,痢疾,佛手,分叉,漏斗,侧耳,肉质,等地,河北,滋补,丛生,树干,再用,无色,摘录,十天

【出处】《吉林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Yú Mó

【来源】为侧耳科植物金顶蘑的子实体。7~9月采收子实体,去尽泥杂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子实体丛生。菌盖佛手黄至草黄色,光滑,漏斗形,宽3~10厘米;菌肉白色,肉质,具香味;柄偏生,白色,长2~10厘米,粗0.5~1.5厘米,往往基部相连;菌褶白色,稍密,延生,不分叉,狭窄至稍宽。孢于无色,光滑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榆、栎等阔叶树的倒木或树干上。分布吉林、河北等地。

【功能主治】滋补强壮。治虚弱萎症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萎症(肌萎);榆蘑一斤,用黄酒泡九天,九蒸九晒后,焙成黄色研末,每服一钱。再用榛蘑一两,以黄酒和水煎,煎好后,榛蘑与水共同与前药服下,每天一次,连服十天。

②治痢疾:榆蘑一两半。焙干,研细末,日服二次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