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大叶桉果
2018-09-14  浏览:297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大叶桉果-【中药】:大叶桉果,疟疾,桃金娘科 -大叶桉,音名,萼片,蒴果,花梗,叶片,收缩,花药,雄蕊,嫩枝,拉丁,卵形,叶柄,植物,圆锥形,子房,花序,幼嫩,深褐色,疟疾,树皮,乔木,剥落,花期,花蕾

【拼音名】Dà Yè ān Guǒ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calyptus robusta Smith

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两季采收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大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不剥落,深褐色,厚约2cm,有不规则斜裂沟;嫩枝有棱。幼嫩叶对生,叶片厚革质,卵形,长约11cm,宽达7cm,有柄;成熟叶互生,叶片厚革质,卵状披针形,两侧不等,长8-17cm,宽3-7cm,两面均有腺点;叶柄长1.5-2.5cm。伞形花序粗大,有花4-8朵,总梗压扁;花梗短,粗而扁平;花蕾长1.4-2cm,宽7-8mm,萼管半球形或倒圆锥形,长7-9mm,宽6-8mm;花瓣与萼片合生成一帽状体,帽状体约与萼管同长,先端收缩成喙;雄蕊多数,长1-1.2cm,花药椭圆形,纵裂;子房与萼管合生。蒴果卵状壶形,长1-1.5cm,上半部略收缩,蒴口稍扩大,果瓣3-4,深藏于萼管内。花期4-9月。

【性味】味苦;性温;小毒

【功能主治】截疟。主疟疾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-3g;或烧炭存性研末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