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红门兰
2018-09-14  浏览:56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红门兰-【中药】:红门兰,烦躁口渴,不思饮食,阴液不足,月经不调 -穗状花序,东北地区,音名,生境,兰科,子房,紧密,分布,蒙古,长圆,基部,强心,何首乌,淡紫,止渴,生津,月经不调,圆锥,补肾,眼花,草本,粗大,口渴,贫血,摘录,头晕

【出处】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Hónɡ Mén Lán

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蒙古红门兰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15~40厘米。叶互生,长圆状披针形;基部有鞘。穗状花序顶生,紧密,多花,成为紧密粗大的穗;花淡紫红色,唇瓣顶端3~4裂或微裂如波状牙齿形,距圆锥状或长的囊状,比子房短或近等长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隰草地,分布内蒙古及东北地区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强心,补肾,生津,止渴,健脾胃。治烦躁口渴,不思饮食,阴液不足,月经不调。

【附方】治虚痨贫血,头晕,眼花:红门兰、盘龙参、黄精、何首乌各三钱,水煎服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