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红木耳
2018-09-14  浏览:284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红木耳-【中药】:红木耳,吐血,衄血,咳血,痢疾,痛经,红靛,一口红 -本草,泉州,福建,木耳,文山,痢疾,咳血,鲜红,吐血,基部,紫红色,痛经,止血,苋科,创伤,出血,长约,音名,生境,雄蕊,花丝,分布,叶柄,卵形,柱头,舒筋活血

【出处】《泉州本草》

【拼音名】Hónɡ Mù ěr

【别名】红靛、一口红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紫红色,高1~2米。单叶对生;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~5厘米,先端深凹或2裂,基部近截形,稍下延成耳状,边缘波状,稍内卷,叶面稍卷曲不平,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拱形的侧脉,有时叶脉呈绿色或暗绿色;叶柄长约3厘米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具柄;小花多数;苞片通常每花3枚;花被5裂,长约1.5毫米,白色或淡黄色;雄蕊5,花丝基部合生;柱头2~3枚。胞果不开裂。种子1颗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田野或栽于庭园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【性味】

苦微甘,凉。

①《泉州本草》:淡微甘,性凉,无毒。

②苦,凉。(福建)

【功能主治】

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血,创伤出血,痢疾,痛经。

①《泉州本草》: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嗽带血,血气燥热。

②治咳血,痢疾。(福建)

③《文山中草药》:舒筋活血,调经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鼻衄,痛经,骨折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
【注意】《泉州本草》:孕妇忌用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吐血,衄血:鲜红木耳,每次一两,水煎泡乌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②治咳嗽带血:鲜红木耳(单用叶亦可),每次一两半至二两,合猪半赤白肉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③治创伤出血:红木耳、冰糖各三钱,炖服。(福建)

④治痢疾:鲜红木耳叶一两,捣汁,调红糖服。(福建)

⑤治皮肤燥痒:红木耳全草或叶,每次二两,合猪肚油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