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小棕皮头
2018-09-13  浏览:94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小棕皮头-【中药】:小棕皮头,小棕包,高原鸢尾,止血,止痛,通窍,杀蛆 -音名,鸢尾,生境,通窍,上叶,指节,外敷,根须,患处,伤处,鼻塞,牙痛,活血,云南,止血,服药,外伤,止痛,别名,摘录,饮酒,出血,汇编

【拼音名】Xiǎo Zōnɡ Pí Tóu

【别名】小棕包、高原鸢尾

【来源】鸢尾科小棕皮头Iris collettii Hook. f.,以根及根上叶基、叶入药。

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

【性味】辛,温。有大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催吐,活血祛瘀,止血,止痛,通窍,杀蛆。

跌打内伤:用其根须,量本人手指节长一段,研末酒送服(服药后不能再饮酒)。

鼻塞不通,神经性牙痛:用其棕披毛以上部分研末,吹鼻引嚏。

疮毒生蛆:用粗根、叶研末,外敷患处。

外伤出血:用披毛、叶研末配其它药撒敷伤处。

【注意】本品大毒,必须慎用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