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大刺儿菜
2018-09-13  浏览:83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大刺儿菜-【中药】:大刺儿菜,鼻出血,尿血,大蓟,绛策尔那布 -基部,音名,头状花序,生境,菊科,尿血,刺儿,分枝,黄疸,花红,甘苦,荒地,西藏,外层,止血,草本,直立,叶片,山野,别名,用量,摘录,路旁,吐血,数个

【出处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Dà Cì ér Cài

【别名】大蓟,绛策尔那布(藏名)。
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大刺儿莱的全草。8~10月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,被疏毛或绵毛。叶互生,基部叶具柄,上部叶基部抱茎,叶片羽状分裂有刺。头状花序大,单生或数个聚生枝端,密被绵毛;总苞片外层顶端具长刺;花红色。瘦果,冠毛羽状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野荒地及路旁。

【性味】甘苦,凉。

【功能主治】凉血,止血,消察散肿。治吐血,鼻出血,尿血,子宫出血,黄疸,疮痈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