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胡颓子
2018-09-13  浏览:169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胡颓子-【中药】:胡颓子,小儿疳积,风湿关节痛,咯血,吐血,牛奶子根,半春子 -音名,疳积,崩漏,羊奶,便血,平喘,用于,果实,植物,咯血,关节痛,立夏,滚子,消食,痢疾,白带,食欲不振,支气管炎,止咳,止血,别名,用量,摘录,哮喘,吐血,肠炎,咳嗽

【拼音名】Hú Tuí Zǐ

【别名】牛奶子根、半春子、半含春、石滚子、四枣、柿模、羊奶奶、甜棒锤

【来源】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.以根、叶及果实入药。夏季采叶,四季采根,立夏果实成熟时采果。分别晒干。

【性味】

根:苦、平。

叶:微苦,平。

果:甘、酸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根:祛风利湿,行瘀止血。用于传染性肝炎,小儿疳积,风湿关节痛,咯血,吐血,便血,崩漏,白带,跌打损伤。

叶:止咳平喘。用于支气管炎,咳嗽,哮喘。

果:消食止痢。用于肠炎,痢疾,食欲不振。

【用法用量】根1~2两,叶、果3~5钱。

【备注】(1)同属植物藤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nb.功效类似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