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灯笼草
2018-09-12  浏览:150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灯笼草-【中药】:灯笼草,急性肾盂肾炎,睾丸炎,灯笼果,打额泡 -灯笼,音名,生境,疝气,腮腺炎,清热解毒,支气管炎,广西,福建,消炎,广东,主治,别名,用量,摘录,汇编,用法,分布,功能主治,感冒,肾盂肾炎,睾丸炎,泡疹,母炮草,疖疮

【拼音名】Dēnɡ Lonɡ Cǎo

【别名】灯笼果、打额泡、地灯笼、天泡果、打扑草、苦灯笼草、炮仔草、母炮草

【来源】茄科灯笼草Physalis peruviana L.,以全草入药。

【生境分布】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。

【性味】苦,凉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炎利水。主治感冒发热,腮腺炎,支气管炎,急性肾盂肾炎,睾丸炎,泡疹,疖疮,疝气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