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海牛
2018-09-12  浏览:133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海牛-【中药】:海牛,补肾兴阳 -本草,腹面,海牛,音名,腔肠,背面,触角,原始,头部,环生,岩礁,拾遗,遇刺,块状,后部,肉质,肛门,混浊,补肾,纲目,线上,吸附,掩护,摘录,海绵,迟钝,无毒,海滨,长约

【出处】《本草原始》

【拼音名】Hǎi Niú

【来源】为海牛科动物海牛的全体。

【原形态】

体呈长椭圆形,长约4~12厘米。腹面平;背面呈块状,前方狭,至后方渐大。外套膜覆盖头部。头部前端腹面有口,其背面有肉质触角1对;眼位于触角的后方,陷入皮内。体背面正中线上的后部,有肛门的开口,其周围有环生的二次性鳃。

生活海滨岩礁间,常吸附于石面,性迟钝,遇刺激即放出赤紫色液体,使海水混浊以为掩护。肉食性,以腔肠类及海绵类动物为食。

【性味】《本草原始》:味咸,温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本草原始》:补肾兴阳。

②《纲目拾遗》:益肾固精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