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豆腐渣果
2018-09-12  浏览:119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豆腐渣果-【中药】:豆腐渣果,肠炎,腹泻 -裂片,花被,思茅,胚珠,音名,总状花序,花柱,生于,扁圆形,花药,生境,雄蕊,分布,卵形,子房,腺体,分枝,线形,豆腐渣,灰白色,坚果,锯齿,乔木,食物中毒,排成,等地,云南,上位

【出处】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
【拼音名】Dòu Fu Zhā Guǒ

【来源】为山龙眼科植物萝卜树的根、叶。全年可采。

【原形态】常绿小乔木,全体光滑无毛。皮厚,灰白色,多分枝。单叶互生,长卵形,长10~15厘米,宽5~10厘米,全缘或有粗锯齿,干后变黄色。花两性,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,辐射对称;花被裂片4,线形,开放时背卷;雄蕊4,花药无柄,生于花被裂片的扩大部;下位腺体4;子房上位,无柄,l室,花柱顶部棒状,胚珠2颗。坚果圆形或扁圆形,不开裂;有种子2颗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疏林中。分布于云南、广东等地。

【性味】涩,凉。

【功能主治】收敛,解毒。治肠炎,腹泻,食物中毒,蕈中毒,农药六六六中毒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两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