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海浮石
2018-09-12  浏览:71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海浮石-【中药】:海浮石,肺热咳嗽,痰稠色黄,咯血,支气管炎,淋巴结结核,浮石,浮海石 -浮石,盐类,断面,灰白色,碳酸钙,贝壳,直径,海中,音名,海水,捞出,晒干,质点,灰黄色,砂砾,散结,浮水,咯血,淋巴结,凹凸不平,化痰,块状,岩浆,支气管炎,泥沙,而成,喷发,或其他,突起

【拼音名】Hǎi Fú Shí

【别名】浮石、浮海石、浮水石、海石花

【来源】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。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;海石花为胞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或瘤苔虫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的干燥骨骼。海浮石全年可采,自海中捞出,拣净晒干。海石花夏秋自海中捞出,清水洗去盐质及泥沙,晒干。

【性味】咸、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肺化痰,软坚散结。用于肺热咳嗽,痰稠色黄,咯血,支气管炎,淋巴结结核。

【用法用量】3~5钱。

【备注】(1)山东烟台产一种小海石,为海滨石灰华。系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等盐类围绕贝壳、贝壳碎片或其他砂砾等质点沉积而成。呈不规则块状。直径1~2厘米,表面凹凸不平,光滑,灰白色或灰黄色,有空洞而无细孔。质实体重,断面灰白色,无臭、味淡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,此外含有少量海水中所含的其他盐类。上海产者较大,直径2~4厘米,多圆形突起,断面可见层次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