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夏至草
2018-09-12  浏览:286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夏至草-【中药】:夏至草,贫血性头昏,半身不遂,月经不调,夏枯草,白花夏枯 -细毛,柔毛,裂片,陕西,夏至,花期,长江流域,直立,圆形,音名,花柱,花药,生境,雄蕊,夏枯草,刚毛,分布,花萼,叶柄,华北,风轮,平展,上唇,长圆,喉部,调经

【出处】《陕西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Xià Zhì Cǎo

【别名】夏枯草、白花夏枯(《滇南本草》),灯笼棵(《江苏植药志》),风轮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夏至草的全草。夏至前盛花期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15~60厘米,疏生分枝。茎方形,被有倒生的细毛。叶掌状3全裂,裂片有钝齿或小裂,两面均密生细毛,下面叶脉凸起;叶柄被有细毛。花轮有花6~10朵,腋生;苞片与萼筒等长,刚毛状,被有细毛;花萼钟形,长5.2毫米,外面被有细毛,喉部有短柔毛,具5脉和5齿,齿端有尖刺,上唇3齿较下唇2齿长;花冠白色,钟状,长5.5毫米,外面被有短柔毛,冠简内面无毛环,上唇较下唇长,直立,长圆形,内面有长柔毛,下唇平展,有3裂片;雄蕊4,2强,不伸出,花药2室;花柱顶端2裂,裂片相等,圆形。小坚果褐色,长圆状三棱形。花期3~6月。果期6~7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手低山区或水边、路旁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长江流域及陕西、甘肃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
【性味】《陕西中草药》:味微苦,性平,有小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《陕西中草药》:活血,调经。治贫血性头昏,半身不遂,月经不调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4钱;或熬膏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