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绣线菊
2018-09-12  浏览:265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绣线菊-【中药】:绣线菊,创伤出血,目赤肿痛,头痛,牙痛,肺热咳嗽 -嫩叶,音名,瘘管,骨髓炎,适量,头痛,绣线菊,植物,捣烂,何首乌,患处,烧酒,肿痛,胶布,清热解毒,换药,消肿,牙痛,解毒,别名,用量,摘录,亦可,洗净,创伤,出血,咳嗽,汇编

【拼音名】Xiù Xiàn Jú

【别名】蚂蝗梢

【来源】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光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L. f. var. fortunei (Planch.)Rehd.,以根及嫩叶入药。全年采根,洗净晒干;嫩叶夏季采。

【性味】苦,凉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。用于目赤肿痛,头痛,牙痛,肺热咳嗽;外用治创伤出血。

【用法用量】1~2两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
【备注】(1)同属植物绣线菊(细叶米筛花)Spiraea japonica L.,叶消肿解毒,去腐生肌。治慢性骨髓炎,用鲜叶捣烂或干叶研粉适量,加烧酒敷瘘管口,胶布固定,每日换药1次,连敷3~4周。根亦可治头痛,用根配何首乌3~5钱,水煎服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