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茯苓皮
2018-09-12  浏览:29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茯苓皮-【中药】:茯苓皮,水肿肤胀,苓皮 -茯苓,治水,音名,腠理,菌核,桑白皮,气促,纲目,胀满,头面,生冷,等分,条状,外皮,脾胃,消肿,性状,生姜,水肿,突起,良方,烦闷,油腻,别名,用量,褐色

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
【拼音名】Fú Línɡ Pí

【别名】苓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【来源】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。

【性状】茯苓皮多为长条状,大小不一,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有疣状突起,内部白色或灰棕色。体软质松,具有弹性。

【性味】

甘淡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利水,消肿。治水肿肤胀。

①《纲目》:主水肿肤胀,开水道,开腠理。

②《医林纂要》:行皮肤之水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水肿:茯苓皮、椒目二味不拘多少。煎汤饮。(《经验良方》)

②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,头面四肢悉肿,心腹胀满,上气促急,胸膈烦闷,痰涎上壅,饮食不下,行步气奔,状如水病:生姜皮、桑白皮、陈橘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各等分。上为粗末。每服三钱,水一盏半,煎至八分,去滓,不计时候,温服。忌生冷油腻硬物。(《中藏经》五皮散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