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车桑仔
2018-09-12  浏览:8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车桑仔-【中药】:车桑仔,山杨柳,油明子,炒米柴,野碧桃,夜闹子,狗闹子,山枝莲,溪柳,毛乳、石故纸,白石楝,坡柳 -氢氰酸,音名,山杨,故纸,生境,碧桃,炒米,生物碱,皮疹,误食,止痒,广西,云南,福建,台湾,荨麻疹,消炎,广东,解毒,湿疹,腹泻,别名,成份,微量,用量,摘录,汇编

【拼音名】Chē Sānɡ Zǎi

【别名】山杨柳、油明子、炒米柴、野碧桃、夜闹子、狗闹子、山枝莲、溪柳、毛乳、石故纸、白石楝、坡柳

【来源】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(L.) Jacq.,以叶、花、果或全株入药。

【生境分布】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

【化学成份】全株有毒,含微量的氢氰酸,此外叶含有生物碱、皂甙等。

【性味】微苦、辛,温。
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,消炎,止痒。叶:治皮肤疮痒。全株研末,外用敷治疮毒,湿疹,荨麻疹,皮疹。用量1钱;花、果治百日咳。

【注意】误食其叶可引起腹泻等症状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