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相思子
2018-09-11  浏览:199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相思子-【中药】:相思子,清热解毒,利尿,相思豆,红豆 -相思豆,甘草,种子,杀虫,相思子,毒性,解救,凉茶,音名,蛋白,赤小豆,豆科,用于,患处,肿痛,清热解毒,利尿,支气管炎,印度,广西,台湾,肝炎,黑头,湿疹,配料,别名

【拼音名】Xiānɡ Sī Zǐ

【别名】相思豆、红豆、黑头小鸡、鸡母珠[台湾]、土甘草[广西]

【来源】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.的种子,根、藤、叶也入药。春秋采根;夏秋采藤、叶;秋季采果,晒干,取种子。

【性味】

根、藤、叶:甘,平。

种子:苦、平。有大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根、藤、叶:清热解毒,利尿。根、藤:用于咽喉肿痛,肝炎;叶:用于支气管炎,并作凉茶配料。

种子:涌吐,杀虫。外用治癣疥,痈疮,湿疹。

【用法用量】根、藤、叶2~5钱;种子外用适量,捣烂或研粉调油涂患处。

【备注】

(1)种子含多种毒性蛋白,有强烈毒性,服0.5毫克可致中毒。遇有中毒情况可按解救毒蛋白中毒的常规处理。民间解救法用甘草3钱、金银花4钱,清水2碗煎至1碗饮。本品千万不可误当赤小豆用。

(2)印度等国以本品根代甘草或作提甘草甜素的原料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