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黄花紫堇
2018-09-11  浏览:242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黄花紫堇-【中药】:黄花紫堇,胃炎,溃疡病,痢疾,坐骨神经痛,东丝勒 -音名,萼片,叶腋,蒴果,黄花,裂片,生境,西藏,分裂,雄蕊,基部,分布,分枝,解热,痢疾,胃炎,等地,罂粟,草本,矮小,止痛,别名,用量,摘录,山谷,粉末

【出处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Huánɡ Huā Zǐ Jǐn

【别名】东丝勒(藏名)

【来源】为罂粟科植物黄花紫堇的带根全草。7~9月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矮小草本,高约4厘米。茎基部多分枝,成丛,茎上具有白色粉末,叶互生,具柄,掌状分裂,裂片边缘具长硬毛。花单生叶腋或枝端,黄色;花瓣4,唇形,有距;萼片2;雄蕊6。蒴果椭圆形,分裂为2果瓣。种子有附属体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谷涧边潮湿地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
【性味】性寒,味苦。

【功能主治】解热止痛。治胃炎,溃疡病,痢疾,坐骨神经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钱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