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赤阳子
2018-09-11  浏览:112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赤阳子-【中药】:赤阳子,救军粮,赤果,纯阳子,火把果,滇南本草 -本草,痞块,基部,萼片,崩漏,卵形,痢疾,云南,产后,妇人,果实,长约,音名,腹面,向阳,健脾,棘刺,花药,血崩,生境,雄蕊,花丝,分布,叶柄,分类学,柱头,植物,子房

【出处】《滇南本草》

【拼音名】Chì Yánɡ Zǐ

【别名】救军粮、赤果、纯阳子、火把果(《滇南本草》),红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救兵粮(《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)),水沙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常绿小灌木,高1~3米。枝通常有棘刺,小枝幼时有锈色细毛。单叶互生,有时簇生;叶柄短;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,长1.5~6厘米,宽0.8~1.4厘米,先端圆或钝,或有小突尖,基部渐狭,边缘具圆锯齿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;托叶小,早落。复伞房花序;花白色,直径约1厘米;萼片5~6,长约1毫米,与子房联合;花瓣与萼片同数互生,倒卵形,长约3毫米,先端圆或微凹,基部短爪状;雄蕊幼,花丝丝状,花药黄色,基部周围有白色绒毛;心皮5,腹面分离,背面有1/2与萼管相连,柱头头状。梨果几球形,直径7毫米,深红色,先端具宿萼,内有小坚果5枚。花期6~7月。果期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向阳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陕西等地。

【性味】

①《滇南本草》:味甘酸。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性平,味酸涩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健脾消积,活血止血。治痞块,食积,泄泻,痢疾,崩漏,产后血瘀。

①《滇南本草》:治胸中痞块,食积,消虫,明目,泻肝经之火,止妇人崩漏。

②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,或瘀血成块、血崩。
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痢疾及白带。

④《云南中草药》:健脾和胃。治消化不良,腹泻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