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肉桂油
2018-09-11  浏览:71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肉桂油-【中药】:肉桂油,桂皮油,风湿,皮肤瘙痒 -拾遗,肉桂,澄明,纲目,桂皮,音名,风府,广西,芳香,绵纸,溶于,灯草,嗣后,冰醋酸,健胃,药典,性状,瘙痒,背脊,树皮,蒸馏,别名,用量,摘录,棕色,次日,中国

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Ròu Guì Yóu

【别名】桂皮油(《中国药典》)。

【来源】为用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、枝、叶经蒸馏所得的芳香油。

【性状】为黄色或黄棕色的澄明液体。有桂皮的特臭,味甜、辛。露置空气中,或存放日久,其色逐渐变深,质渐浓厚。微溶于水,能溶于相同体积的醇及冰醋酸中。

【性味】

①《纲目拾遗》:性热。
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味甜辛,性温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《纲目拾遗》:功同肉桂。
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芳香健胃,驱风。外用:治风湿及皮肤瘙痒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开水冲,0.2~1分。外用:摩涂。

【附方】治各种疟:灯草一茎,约长三、四寸,以水稍润,再以肉桂油涂之,贴背脊风府穴,下至肺俞止,外以绵纸条封之。须临发前一、二时为之,或先一日更妙,贴后,次日发疟更重,嗣后渐减。(《养素园传信方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