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黄麻梗虫
2018-09-11  浏览:8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黄麻梗虫-【中药】:黄麻梗虫,疔疮,黄麻虫,麻虫 -黄麻,蜣螂,音名,败毒,椴树,幼虫,上臂,患处,拾遗,纲目,疔疮,别名,手足,用量,摘录,昆虫,风头,出血,用法,辞典,即得,功能主治,出处,植物,尽处,红丝

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Huánɡ Má Gěnɡ Chónɡ

【别名】黄麻虫(陶华),麻虫(《百草镜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。

【功能主治】治疔疮。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捣研调涂。

【附方】

治疔:㈠黄麻梗内虫,以葱叶包贮,挂风头令干,将疔疮挑破,以麻虫少许,入于所挑之处;(《桯林即得方》)

㈡蜣螂三个(肚白者佳),黄麻虫十个。二味捣匀,拨破患处贴之。如患在手足,有红丝上臂,丝尽处,将针挑断出血,仍用前药。毒重者更服败毒药。(陶华·蜣螂膏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