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熊脂
2018-09-11  浏览:249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熊脂-【中药】:熊脂,筋脉挛急,虚损羸瘦,头癣,白秃,熊白 -本草,臁疮,日华,秃疮,寒热,积聚,洞天,脂肪,杀虫,瓦松,腹中,鹅掌风,音名,脂膏,形态,生境,头癣,液状,通行,熊胆,动物,棕熊,筋脉,强心,桂枝,樟脑,猎取,雷公

【出处】《本经》

【拼音名】Xiónɡ Zhī

【别名】熊白(陶弘景),熊恤(《洞天奥旨》)。

【来源】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。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。取出脂肪,熬炼去滓即得。

【原形态】动物形态详熊胆条。

【生境分布】产四川、云南、黑龙江、吉林等地。

【性状】熊油色白微黄,略似猪油,寒冷时凝结成膏,热则化为液状。气微香。以纯净无滓、气香者为佳。

【炮制】《雷公炮炙论》:凡收得后,炼过,就器中安生椒,每一斤熊脂入生椒十四个,炼了,去脂革并椒,入瓶中收,任用。

【性味】

甘,温。

①《别录》:微温,无毒。

②《本经逢原》:甘,温。

【归经】《本草经疏》:入足太阴,手阳阴、少阴三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补虚损,强筋骨,润肌肤。治风痹不仁,筋脉挛急,虚损羸瘦,头癣,白秃,臁疮。

①《本经》:主风痹不仁,筋急,五脏腹中积聚,寒热羸瘦,头疡白秃,面皯疱。

②《别录》:主食饮呕吐。
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风,补虚损,杀劳虫,强心。

④《四川中药志》:补血杀虫,治肿胀积聚。外用涂臁疮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熬炼后开水冲。外用:涂搽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白秃疮及发中生癣:熊白敷之。(《产乳集验方》)

②治数十年鹅掌风:熊油一两,瓦松三钱,轻粉一钱,樟脑一钱。各为末。先以甘草三钱,桂枝三钱煎汤洗之,烘干,以熊油调各末,搽而烘之,一日三次。(《洞天奥旨》熊脂膏)

【各家论述】《本草经疏》:熊脂,其主风痹不仁筋急者,盖风为阳邪,熊(脂)气温,能通行经络;性润,能滋养肝脾,故主之也。滑泽而通行,故主五脏腹中积聚及食饮吐呕。甘而强力,故能主寒热羸瘦,甚言其补虚壮筋骨之功耳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