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茄蒂
2018-09-11  浏览:152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茄蒂-【中药】:茄蒂,肠风下血,痈疽肿毒,口疮,牙痛 -本草,口疮,等分,音名,痈疽,纲目,细辛,何首乌,补遗,蛀牙,牙痛,口齿,岭南,用量,摘录,用法,辞典,初起,功能主治,四至,煎服,出处,植物,性为,经验,饮下,茄蒂烧灰掺

【出处】《履巉岩本草》

【拼音名】Qié Dì

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治肠风下血,痈疽肿毒,口疮,牙痛。

①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治口疮。

②《纲目》:烧灰,治口齿疮匿。生切,擦癜风。

③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发背及痈毒初起,用十四至廿一个,水、酒煎服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;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掺或生擦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肠风下血不止:茄蒂,烧存性为末,每服三钱,米饮下。(《履巉岩本萆》)

②治风蛀牙痛:茄蒂烧灰掺之,或加细辛末等分,日用之。(《仁存堂经验方》)

③治对口疮:鲜茄蒂、鲜何首乌等分煮饮。(《本草经疏》)

④治癜风:用茄蒂蘸硫、附末掺之。(《纲目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