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葫芦
2018-09-11  浏览:144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葫芦-【中药】:葫芦,水肿,腹水,颈淋巴结结核,葫芦壳,抽葫芦 -腹水,葫芦,音名,猪苓,泽泻,散结,晒干,种子,用于,立冬,淋巴结,茯苓,剖开,果皮,消肿,利尿,浮肿,炮制,水肿,结核,病症,别名,晚期,用量,摘录,洗净

【拼音名】Hú Lu

【别名】葫芦壳、抽葫芦、壶芦、蒲芦

【来源】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araria (Molina) Standl.[L. leucantha Rusby; L. vulgaris Ser.],以果皮及种子入药。立冬前后,摘下果实,剖开,掏出种子,分别晒干。

【炮制】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利尿,消肿,散结。用于水肿,腹水,颈淋巴结结核。

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。

【备注】(1)用于面目浮肿、大腹水肿等症,常与猪苓、茯苓、泽泻等药同用。还可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腹水的病症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