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文竹
2018-09-11  浏览:252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文竹-【中药】:文竹,凉血解毒,利尿通淋,蓬莱竹 -文竹,花被,福建,音名,草药,郁热,蓬莱,民间,生于,生境,雄蕊,咳血,白色,柱头,子房,紫黑色,基部,羊齿,浆果,攀援,利尿,球形,肉质,冰糖,花期,草本,加水,枝叶

【出处】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Wén Zhú

【别名】蓬莱竹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。

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文竹的全草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长,稍肉质。茎攀援状,本质、秃净;枝和叶状枝极多数,纤细,水平排列,状如羊齿的枝叶。主茎上的鳞状叶白色,下部有三角状刺。花小,两性,稍白色,1~3朵或4朵生于一短柄上,长约3毫米;花被钟状,6裂;雄蕊6,着生于花被基部;子房有3棱,3室,柱头3裂。浆果球形,紫黑色;有种子1~3颗。花期夏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
【性味】苦,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凉血解毒,利尿通淋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郁热咳血:文竹五至八钱。酌冲开水和冰糖炖服。

②治小便淋沥:文竹一两。酌加水煎,取半碗,日服两次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