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蔷薇根
2018-09-10  浏览:20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蔷薇根-【中药】:蔷薇根,肺痈,消渴,痢疾,关节炎,瘫痪 -本草,日华,纲目,疥癣,遗尿,消渴,蔷薇,尿频,草药,月经不调,湿热,活血,关节炎,瘫痪,委陵菜,音名,苦涩,白痢,南宁市,劳伤,痈疽,金疮,野蔷薇,浓汁,煎服,调经,便血,生肉,斑鸠

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
【拼音名】Qiánɡ Wēi Gēn
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根。全年可采,挖取后,洗净晒干。

【化学成份】根含委陵菜酸。根皮含鞣质23.3%。鲜叶含维生素C_61.6毫克%。

【性味】

苦涩,凉。
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味苦涩,冷,无毒。

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甘涩,性平。

【归经】

入脾、胃经。

①《纲目》:入阳明经。

②《本草汇言》:入足阳明经。

③《本草再新》:入脾、肾二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清热利湿,祛风,活血,解毒。治肺痈,消渴,痢疾,关节炎,瘫痪,吐、衄、便血,尿频,遗尿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,疮疖疥癣。

①《别录》;止泄痢腹痛,五脏客热,除邪逆气,疽癞诸恶疮,金疮伤挞,生肉复肌。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热毒风,痈疽恶疮,牙齿痛,治邪气,通血经,止赤白痢,肠风泻血,恶疮疥癣,小儿疳虫肚痛。

③《纲目》:除风热湿热,缩小便,止消渴。

④《纲目拾遗》:治肺痈吐脓痰,酒煎服。

⑤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活血调经,清下焦湿热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4钱。外用:捣敷或煎汤含漱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关节炎,半身瘫痪,月经不调,小便失禁,白带,口腔糜烂:野蔷薇根五钱至一两。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②治小儿遗尿,老人尿频,妇女月经过多:鲜蔷薇根一两。炖瘦猪肉吃。

③治习惯性鼻衄:蔷薇根皮二两。炖母鸡服。每周一次,连服三周。

④治夏天热疖:鲜蔷薇根三两。煎水代茶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⑤治烫伤(未破者):倒钩刺根、斑鸠毛各等量。煨水洗伤处。

⑥治跌打劳伤:倒钩刺根一两。煨水成浓汁,兑酒服。

⑦治吐血或痔疮出血:倒钩刺根一两。煨水服。(⑤方以下出《贵州草药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