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墙草根
2018-09-10  浏览:35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墙草根-【中药】:墙草根,拔脓消肿,白石薯,田薯 -花被,卵形,福建,秃疮,患处,线形,生于,音名,雌花,叶腋,柔毛,草根,痈疽,生境,雄蕊,荨麻,分布,叶柄,柱头,子房,捣烂,平卧,晋江,细弱,基部,楔形,阴湿,俗名

【出处】《福建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Qiánɡ Cǎo Gēn

【别名】白石薯、田薯(《福建中草药》),石薯、软骨石薯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荨麻科植物墙草的根。全年均可采挖,多为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

墙草,又名:白猪仔菜。

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长10~50厘米。茎肉质,多分枝。细弱,近直立或平卧,生微柔毛。叶互生,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0.5~3厘米,宽0.3~2厘米,先端微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全缘,两面疏生短毛,基出3脉,叶柄细。花杂性,具短柄,1或数朵生于叶腋;苞片狭披针形,两性花直径约1毫米,花被片4,狭椭圆形,雄蕊4,与花被片对生;雌花花被片4,合生至中部,子房与花被分离,柱头短线形或长线形。瘦果卵形,扁,长约1毫米,光滑,黑褐色。花期夏季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阴湿的多石处、田塍湿地或草地。我国南北均有分布。

【性味】苦酸,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拔脓消肿。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捣敷患部。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痈疽疔疖:墙草鲜根,捣烂调蜜摊在消毒纱布上,敷患处。

②治足底挫伤瘀血或脓肿(俗名重底):堵草根、葱头、石灰同捣烂,敷患处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
③治背痈,秃疮,睾丸炎,脓疡:墙草鲜根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实用中草药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