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臭菘种子
2018-09-10  浏览:122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臭菘种子-【中药】:臭菘种子,镇咳,祛痰,平喘 -花序,乌苏里江,咳喘,林下,青紫,南星,分布,胚珠,混交,直径,音名,生境,雄蕊,针叶林,种子,宿根,拉丁,叶柄,植物,花被,子房,祛痰,基部,平喘,沉陷,根茎,内服

【拼音名】Chòu Sōnɡ Zhǒnɡ Zi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种子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arpus foetidus(L·)Salisb.
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臭菘,宿根草本。根茎粗壮,直径达7cm。叶基生;叶柄长10-20cm;叶片长20-40cm,宽15-35cm,先端渐狭或钝圆。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-40cm,花序柄长3-20cm,粗l-1.2cm;佛焰苞基部席卷,中部肿胀,半扩张成卵状球形,先端渐尖,下弯成喙状暗青紫色,外面饰以青紫色线纹,长10-16cm,直径4-5.5cm;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,青紫色,直径2.5-3cm,有长0.5-1cm的梗;花有臭味,两性;花被片4,向上渐扩大,拱状;雄蕊4;子房沉陷于花序轴上,1室,胚珠几从室顶下垂。花期5-6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,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黑龙江、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。

【性味】味辛;微苦;性平

【功能主治】镇咳;祛痰;平喘。主气管炎咳喘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