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广藿香
2018-09-10  浏览:13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广藿香-【中药】:广藿香,刺蕊草,藿香,腹痛吐泻,鼻渊头痛 -柔毛,穗状花序,藿香,音名,茂盛,栽培,圆形,丁香,广藿香,吐泻,裂片,花药,生境,雄蕊,花丝,菲律宾,灰黄色,花萼,卵形,叶柄,挥发油,花序,基部,楔形,主产,分枝,吡啶

【拼音名】Guǎnɡ Huò Xiānɡ

【英文名】Herba Pogostemosis

【别名】刺蕊草、藿香

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(Blanco) Benth.的地上部分。枝叶茂盛时采割,日晒夜闷,反复至干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或灌木,高30~100cm,揉之有香气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老枝粗壮,近圆形;幼枝方形,密被灰黄色柔毛。叶对生,圆形至宽卵形,长2~10cm,宽2.5~7cm,先端短尖或钝,基部楔形或心形,边缘有粗钝齿或有时分裂,两面均被毛,脉上尤多;叶柄长1~6cm,有毛。轮伞花序密集成假穗状花序,密被短柔毛;花萼筒状,5齿;花冠紫色,4裂,前裂片向前伸;雄蕊4,花丝中部有长须毛,花药1室。小坚果近球形,稍压扁。我国栽培的稀见开花。

【生境分布】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。我国主产广东、海南;栽培。

【化学成份】含挥发油,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(patchoulo alcohol),并有α-,β-和γ-藿香萜烯(α-,β-,γ-patchoulene)、α-愈创烯(α-guaiene)、α-布藜烯(α-bulnesene)、广藿香酮(pogostone)、丁香烯、丁香酚及广藿香吡啶碱(patchoulipyridine)等。

【性味】性微温,味辛。

【功能主治】芳香化浊,开胃止呕,发表解暑。用于湿浊中阻、脘痞呕吐、暑湿倦怠、胸闷不舒、寒湿闭暑、腹痛吐泻、鼻渊头痛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