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甘松
2018-09-10  浏览:87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甘松-【中药】:甘松,甘松香,呕吐,脚肿 -多角形,甘松,棕色,直径,根茎,念珠,导管,细胞,木部,木栓,碎片,音名,干燥,裂片,皱缩,棕黄,须根,阴干,增厚,挥发油,黄色,交结,圆锥形,松脆,防蛀,深棕色,分枝,长条形,理气

【拼音名】Gān Sōnɡ

【英文名】RADIX ET RHIZOMA NARDOSTACHYOS

【别名】甘松香

【来源】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. 、或匙叶甘松 Nardos-tachys jatamansi DC. 的干燥根及根茎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及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
【性状】本品略呈圆锥形,多弯曲,长5~18cm。根茎短小,上端有茎、叶残基,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。外层黑棕色,内层棕色或黄色。根单一或数条交结、分枝或并列,直径0.3~1cm。表面棕褐色,皱缩,有细根及须根。质松脆,易折断,断面粗糙,皮部深棕色,常成裂片状,木部黄白色。气特异,味苦而辛,有清凉感。

【鉴别】本品粉末暗棕色。石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,偶见长条形,单个或成群,直径33~64μm,长可至200μm或更长,壁甚厚,无色,胞腔狭小。梯纹或网纹导管,直径7~ 40μm,小型梯纹导管成束,其旁有时可见细长的木纤维。木栓细胞多为不规则多角形,壁暗棕色,较薄,内含黄色至棕黄色挥发油。基生叶残基碎片较多,细胞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,淡黄色至棕色,直径20~ 31μm,长50~ 90μm,壁呈念珠状增厚。另一种碎片细胞呈长条形,长可达200μm,壁有时呈念珠状增厚。

【性味】辛、甘,温。

【归经】归脾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主治】理气止痛,开郁醒脾。用于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,呕吐;外治牙痛,脚肿。

【用法用量】3~6g。外用适量,泡汤漱口或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。

【贮藏】置阴凉干燥处,防潮,防蛀。

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