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柿根
2018-08-29  浏览:182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柿根-【中药】:柿根,血崩,血痢,痔疮,蜘蛛背,狐柿子根皮,柿于根 -柔毛,基部,雌花,雄花,血崩,雄蕊,褐色,痔疮,音名,萼片,叶腋,花柱,花梗,生境,嫩枝,分布,花萼,拉丁,叶柄,卵形,植物,子房,花序,强心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
【拼音名】Shì Gēn

【别名】狐柿子根皮、柿于根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柿科植物柿的根或根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pyros kaki Thunb.

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挖,洗净;鲜用或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落叶大乔木,高达14m。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,长方块状开裂;枝开展,有深棕色皮孔,嫩枝有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8-20mm;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5-18cm,宽2.8-9cm,先端渐尖或钝,基部阔楔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主脉生柔毛,下面淡绿色,有短柔毛,沿脉密被褐色绒毛。花杂性,雄花成聚伞花序,雌花单生叶腋;总花梗长约5mm,有微小苞片;花萼下部短筒状,4裂,内面有毛;花冠黄白色,钟形,4裂;雄蕊在雄花中16枚,在两性花中8-16枚,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;子房上位,8室,花柱自基部分离。浆果形状种种,多为卵圆球形,直径3.5-8cm,橙黄色或鲜黄色,基部有宿存萼片。种子褐色,椭圆形。花期5月,果期9-10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多为栽培种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等地。

【化学成份】根含3-甲氧基-7-甲基-胡桃叶醌(3-methoxy-7-methyl-juglone)和新柿醌(neodiospyrin),此外还有强心甙、蒽甙、皂甙反应,并含鞣质、淀粉[1]。

【性味】涩;性平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治血崩;血痢;痔疮;蜘蛛背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0-60h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【各家论述】

1.《纲目》:治血崩,血痢,下血。

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清热凉血。治吐血,痔疮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