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柿漆
2018-08-29  浏览:166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柿漆-【中药】:柿漆,高血压,柿涩 -乙酰胆碱,胆碱,胶状,阿托品,音名,阻断,果实,血压,肠管,豚鼠,物质,降低,植物,实用,水蛭,牛乳,溶血,淋巴细胞,渣滓,红细胞,搅动,纲目,和服,采摘

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
【拼音名】Shì Qī

【别名】柿涩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柿科植物柿及其同属植物的未成熟果实,经加工制成的胶状液。

【制法】采摘未成熟而色青味涩的果实,捣烂,置缸中加入适量清水,不时搅动,然后静置约二十日,将渣滓除去,剩下无色的胶状液,即为柿漆。

【化学成份】含鞣质样物质柿漆酚,又含胆碱、乙酰胆碱。

【药理作用】从柿漆的提取物中,可得到胆碱及乙酰胆碱,还有某种与胆碱结构类似、性质不明的氨基酸样物质;能降低兔血压,抑制离体蛙心,兴奋豚鼠肠管,此等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:在水蛭背肌标本上,其作用强度相当乙酰胆碱的3/4;另一种成分可降低猫血压,不为阿托品所阻断。在体外柿漆有溶血作用,注射入兔体,则引起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及淋巴细胞的减少。

【性味】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涩苦。

【功能主治】《观代实用中药》:治高血压。柿漆一至二匙,用牛乳或米饮汤和服;一日二、三回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