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散血草
2018-08-28  浏览:8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散血草-【中药】:散血草,外伤出血,跌打损伤 -林下,卵形,音名,萼片,蒴果,柔毛,裂片,陕西,圆形,生境,叶柄,分布,花茎,花序,基部,线形,消肿,锯齿,石壁,湖北,等地,云南,止血,花冠,草本,外伤,直立,丛生

【出处】《陕西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Sàn Xuè Cǎo

【来源】为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的带根全草。春季采挖,晒干或鲜用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叶基生;卵形或近圆形,稀为长圆形,长6~10厘米,边缘具细钝锯齿,两面均伏生短柔毛;具叶柄。花茎数个丛生,直立,高15~20厘米;聚伞花序顶生,花5~6朵,粉红色;苞片小;萼片5,狭;花冠阔钟状,基部稍不等,2唇形,裂片5,卵形,蒴果线形,长2~3厘米,室裂,果瓣2,螺旋状扭转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林下石壁上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湖北、陕西、浙江等地。

【性味】苦,凉。

【功能主治】止血,散血,消肿。治外伤出血,跌打损伤。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捣敷或研粉撒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