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露水草
2018-08-27  浏览:178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露水草-【中药】:露水草,清热,止咳,镇痛 -先端,露水,叶舌,基部,叶鞘,音名,贵州,草根,柔毛,禾本科,花药,生境,分布,细弱,花序,吞服,分枝,线形,桔梗,画眉,镇痛,圆锥,糖水,止咳,甘肃

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Lù Shuí Cǎo

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黑穗画眉草的带根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稍倾斜,基部压扁状。叶片线形,长10~25厘米,宽3~5毫米,常内卷,先端长渐尖;叶鞘扁平,鞘口具白色柔毛;叶舌截平。圆锥状花序开展,长15~18厘米,分枝近于轮生或单生,多曲折;小穗柄细弱,小穗黑色,小花3~8朵;颖披针形,先端渐尖,具脉;外稃卵状长圆形,排列较疏松,内稃稍短于外稃,常宿存,先端截平;花药黄色。花果期4~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长于山坡草地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甘肃等地。

【性味】味甘,性平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止咳,镇痛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百日咳:㈠露水草五钱,大蒜三瓣,桔梗二钱。煨水服。㈡露水草根,烘干研末,每次五分至一钱,用姜糖水吞服。

②治急性腹痛(露水痧):露水草根三钱。生嚼吃或煨水服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