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轮叶棘豆
2018-08-26  浏览:65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轮叶棘豆-【中药】:轮叶棘豆,创伤出血,疮疖发炎,肠炎腹泻,莪大夏 -腺体,复叶,叶柄,音名,荚果,总状花序,西藏,白色,长约,花梗,生境,分布,豆科,连合,卵形,基部,包被,管状,止泻,叶轮,消肿,镇痛,等地,止血,花冠

【出处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【拼音名】Lún Yè Jí Dòu

【别名】莪大夏(藏名)
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的全草。7~9月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壮,根皮暗褐色。茎极短,外面被宿存的托叶与叶柄所包被。羽状复叶密集,长5~20厘米;托叶披针形,与叶柄基部连合,密被白色绵毛;小叶很小,多而密,每3~6小叶轮生,卵形或近圆形,长约0.3~0.5厘米,下面疏被绵毛和疣状腺体。总状花序有5~15朵花;花梗与复叶近等长,密被白色绵毛;萼管状,长约1厘米,疏被黑色和白色绵毛及腺体;花冠蓝紫色。荚果长椭圆形,微弯,无毛,有疣状腺体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高山干燥的山坡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
【性味】性凉,味苦。

【功能主治】止血消炎,止泻镇痛。治创伤出血,疮疖发炎,肠炎腹泻。外用可消肿止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