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冷杉果
2018-08-26  浏览:63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冷杉果-【中药】:冷杉果,发痧气痛,胸腹冷痛,小肠疝气,唐则 -基部,苍山,鳞片,冷杉,灰褐色,种子,球果,胚珠,圆形,音名,叶腋,松科,花药,生境,单性,分布,成熟,紫黑色,长圆,红褐色,疝气,胸腹,气孔,理气,圆柱形

【出处】《四川中药志》

【拼音名】Lěnɡ Shān Guǒ

【别名】唐则(藏名)

【来源】为松科植物苍山冷杉的种子。果实成熟时摘下晒干。轻轻打下鳞片与种子,筛取种子供用。

【原形态】

苍山冷杉,又名:塔杉。

常绿乔木,高约20~30米,树冠塔形,树皮灰色或灰褐色,深裂。小枝亮红褐色或灰褐色,光滑。叶线形,长1~1.5厘米,先端钝形并现凹缺,全缘且反卷,基部狭小,上面中脉凹下,下面中脉凸起,两侧各具一气孔带。花单性,同株;雄球花短而下垂,呈圆柱形或长椭圆形,着生于小枝基部的叶腋,花药朱红色,2室,冠以球形的药隔;雌球花呈长圆形,直立,位于小枝的先端。具多数覆瓦状排列的苞片及鳞片,在其内基部各具2胚珠。球果长圆柱或长卵圆形,长7~10厘米,基部粗大,木质,紫黑色;鳞片扇形;苞片淡紫色,长圆匙形,基部狭窄而成长柄,成熟时鳞片和苞片均脱落。种子具翅。花期春季。果熟期秋季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长于高山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【性味】性温,味辛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理气散寒。治发痧气痛,胸腹冷痛及小肠疝气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4钱;或煅存性研末。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