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芦荟
2018-08-26  浏览:294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芦荟-【中药】:芦荟,头晕,头痛,耳鸣,烦躁,便秘,奴荟 -芦荟,黄柏,杀虫,浸膏,音名,便秘,头晕,烦躁,疳积,液汁,尿血,散剂,咳血,躁狂,黄芩,惊悸,患处,配伍,蛔虫,龋齿,茯苓,黄连,朱砂,耳鸣

【拼音名】Lú Huì

【别名】奴荟

【来源】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芦荟Aloe vera L.或斑叶芦荟A. vera L. var. chinensis (Haw)Berg.,以叶或叶的干浸膏入药。花亦供药用。四季可采,一般鲜用,或割取叶片收集流出的液汁蒸发到适当浓度,逐渐冷却硬固,即得干浸膏。

【性味】苦,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叶、芦荟膏:肝经实热头晕、头痛、耳鸣、烦躁、便秘,小儿惊痫,疳积;

叶:外用治龋齿,疖痈肿毒,烧烫伤,湿癣。

花:咳血,吐血,尿血。

【用法用量】叶3~5钱;芦荟膏:0.5~1钱,多入丸散剂服;外用适量,研粉敷患处。花3~5钱。

【附方】

治热结便秘、头晕目赤、烦躁失眠等症,可与茯苓、朱砂等配伍应用。

治疗肝经实火的躁狂易怒、惊悸抽搐等症,常与龙胆草、黄芩、黄柏、黄连、大黄、当归等同用。

对蛔虫腹痛,可与使君子、苦楝根皮等配合应用。

此外,本品外用有杀虫之功,可用治癣疾。
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