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栗树根
2018-08-26  浏览:297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栗树根-【中药】:栗树根,偏肾(疝)气,血痹 -本草,音名,棕树,牙痛,树根,江西,食物,红肿,草药,用量,摘录,无毒,用法,辞典,板栗,功能主治,煎服,出处,植物,手册,水煮蛋,治血痹,煎汤,壳斗科,性平,味甘淡,性味

【出处】汪颖《食物本草》

【拼音名】Lì Shù Gēn

【来源】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。
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味甘淡,性平,无毒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①汪颖《食物本草》:治偏肾(疝)气,酒煎服之。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血痹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;或浸酒。

【附方】治红肿牙痛:板栗根、棕树根。煎水煮蛋吃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