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莲座革菌
2018-08-26  浏览:249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莲座革菌-【中药】:莲座革菌,风湿痹痛,筋脉拘挛 -莲座,米黄色,子实,浅褐色,漏斗,性状,灰色,分布,层叠,突起,平滑,音名,实体,拘挛,生境,拉丁,表面,阔叶林,筋脉,针叶,分枝,皱褶,孢子,活络,显微,球形

【拼音名】Lián Zuò Gé Jūn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革菌科真菌莲座革菌的子实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elephora vialis Schw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泥沙杂质,洗净,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子实体革质,漏斗状,中部层叠呈莲座状,高宽各达10cm。盖面浅米黄色至浅褐色,往往有辐射状皱纹。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,淡粉灰色至暗灰色。菌柄短,偏生至中生。菌肉白色。孢子在显微镜下淡青灰色,有小瘤,近球形,直径5-7μm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林或针叶林中地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青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菌盖漏斗状、中部层叠呈莲座状,直径约10cm,长约8cm,浅米黄色或浅褐色,表面有辐射状皱褶;下表面的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,粉灰色。菌肉浅米黄色。菌柄短,有很少分枝,稍偏生或中生,色与菌盖相似。革质。气微或臭。

【性味】甘;平
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散寒;舒筋活络。主治风湿痹痛;筋脉拘挛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6g;或浸酒服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