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
卫消网:柳絮
2018-08-25  浏览:281
新国学:毛泽东|刘基元
新国学教育概览|新国学精神|明学与明品生活 |
核心提示:柳絮-【中药】:柳絮,膝痛,创伤,柳实 -柳絮,金疮,脓血,音名,撮要,焙干,止血,吐血,痈疽,敷贴,等分,药性,垂柳,良方,别名,用量,摘录,杨柳,恶毒,创伤,出血,用法,外科,面露,辞典,种子,功能主治

【出处】《本经》

【拼音名】Liǔ Xù

【别名】柳实(《本经》),柳子(《别录》)。

【来源】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具毛种子。

【性味】《本草别说》:性凉。

【功能主治】

止血,祛湿,溃痈。治吐血,湿痹四肢挛急,膝痛,痈疽脓成胀痛不溃,创伤出血。

①《本经》:主溃痈,逐脓血。

②《别录》:主痂疥,恶疮,金疮。子:汁疗渴。

③陶弘景:贴灸疮。

④《药性论》:主止血。治湿痹四肢挛急,膝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研末或浸汁。外用:敷贴或研末调搽。

【附方】

①治吐血:柳絮,不拘多少。焙干,碾为细末,温米饮下。(《经效良方》柳絮散)

②治金疮血出不止:柳絮封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③治一切恶毒,脓血胀痛不溃化:柳絮敷上,脓泄毒减。(《外科撮要》)

④治面露疮,作脓窠如香瓣:柳絮(捣末)、腻粉。上二味等分,研匀,油调涂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柳絮散)

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